第86章 万事俱备-《工程代号521》
第(2/3)页
以孙良才倔强的性格,如果换做其他任何人,他都不会给这个面子,但陈耀华不一样,一方面他敬佩老陈的为人,另外,在TSM研究室成立不久,因为孙良才在所有课题组长中工资最低,陈耀华把极其难得的涨薪机会让给了他,想起那件事,他至今心存感激。
“好吧,我一个星期内拿出硅烷原料的生产方案。”
“一个星期太长了,尽量争取三五天之内吧。”
孙良才迟疑片刻,最终还是答应抓紧时间工作,他不负重托,在第四天把生产方案交给了陈耀华。
有了技术方案,陈耀华把周玉明和试验二组的小高找来商量实施计划,他把硅烷原料面临的境况向两人做了简要介绍,“因为需求量太小,没有企业愿意接手这样的小项目,为了不耽误TSM201的按时投产,现在只能靠自己解决原料问题了。”
周玉明对此并不在意,“其实这倒没什么,这点产量就相当于一个工业化试验的规模,安排十几名职工就能完成。”
“生产管理好办,关键是接下来的装置建设,孙良才已经给出了技术方案,小高把这个方案拿去看一下,玉明,咱们帮小高在试验车间选择一套旧装置,让安装施工队改建一下,也许能节省一些时间。”
“试验车间有好几套旧装置,二组以前就有两套,我认为还是在他们的旧装置上改建比较好,小高对你们以前的工业化试验装置还有印象吧?”
小高点头称是。
“玉明这个建议非常好,就在二组以前的试验装置上改建,不仅小高熟悉,其他职工可能也有印象。”
在陈耀华和周玉明的指导下,小高带着五六名安装施工人员第二天便开始了设备改建,他们指示小高,为了节省时间,可以让施工人员加班。
小高也想趁此机会表现一番,他不仅整天泡在施工现场,还亲自动手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,施工人员加班,他也跟着同步上下班,但不申报加班费。
改建过程中需要的设备零配件,陈耀华要求特事特办,一路绿灯,不得出现任何延误。
在陈耀华的亲自关怀下,仅用了十天时间,便在旧设备的基础上,改建完成了一条小规模硅烷原料生产线。
随后,小高带着试验二组的十余名职工,准备开始硅烷原料的生产。虽然生产规模跟工业化试验几乎没有差别,但小高毕竟没有这方面工作经验,所以,投料试车的当天,陈耀华亲自到现场,他不仅鼓励小高大胆指挥,某些关键操作步骤,老陈还动手操作,给职工做示范。
毕竟装置规模不大,职工们又都在实验室进行过类似操作,只用了两三个班,所有职工对生产过程就基本熟悉了,投料后的第三天上午,产出了第一批硅烷原料,经检测,质量达到使用标准。
关键原料解决了,陈耀华终于放下心来,生产TSM201可谓万事俱备,只等他的一声令下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