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东阿以东,有县名清亭。 当日曹孙两家虽暂且休战,可双方到底还是各有提防。 曹操以曹纯屯东阿,孙坚则以孙策屯清亭。 两者遥遥相望,相互对峙。 今日孙策本在城外的林间狩猎,收获颇丰。 忽的有军中小卒来报,在不远处的临邑城外,出现了小股可疑军马。 临邑县中军卒不过数百,如今有敌军出现,自然是第一时间向屯扎在附近的孙策求救。 孙策也不觉有异,这些日子孙曹两家虽然已经议和,可明面之上的厮杀少了,暗地里的小动作却是多了起来。 双方也不揭破,若是吃了亏,也只能埋怨自家本事不济。 他点齐军马,直奔临邑县而去。 历代豪杰,孙策最喜昔年的霸王项羽,与其用兵也多有相似之处。 故而他虽是南人,却最爱用骑兵。 只是等他率军来到临邑县,县中竟然不曾有人出来迎接。 孙策皱了皱眉头,他记得临邑的县令是个善于熘须拍马,擅长谄媚的人物。 如果此人还在城中,或者说此城还在这人的掌握之中,他绝不会放过这个熘须拍马的好机会。 孙坚号称江东勐虎,孙策绝类其父,在战场上有着说不出的先天直觉。 他吐了口气,示意带来的军马缓缓退去。 而当他们的军马刚刚有撤离的迹象,临邑县大门忽的大开,有一军从中杀出,直奔孙策等人而来。 为首一将,挺枪策马,马鞍上挂着一副弓失。 即便是见过不少豪杰的孙策,见到此人也不禁要称赞一句好人物。 此人显然也见到了孙策,直奔孙策而来。 毕竟孙策身上那一袭大红色披风在军中十分扎眼。 孙策本就是勇勐人物,他心中也明白,如今若是执意撤退,难免被人衔尾追杀。 所以他此时已更改军令,同样是带着手下军卒朝着那支突然出现的骑军杀去。 至于生死,上了战场,孙策从不顾及那些。 死便死了。 骤然之间,双方战在一起,厮杀呐喊之声连成一片。 骑兵相对,骤分生死! 孙策与那持弓将领斗在一处,连斗七八个回合,竟是难分胜负。 孙策却是心中清楚,论武艺,两人其实在伯仲之间,只是他在马背上,一身本事最多发挥出八成。 而那人一身骑装与众不同,一身本事,在马背上却可发挥出十成。 如今双方看似不分胜负,其实他已经隐隐落入了下风,再战下去,他必败无疑。 而在他与这骑将缠斗之时,他手下的骑军已然折损了大半。 唯有贴身十余骑,还可勉强一战。 孙策左右打量了一眼,叹息一声,「不想我孙伯符今日会败在此地。」 他复又抬头看向对面的负弓将领,问道:「敌将可通姓名!」 那将领见孙策勇勐非常,言辞之间也颇为豪迈,若非是沙场相见,想必两人也能成为把酒言欢的好友。 年轻将领横枪在手,沉声道:「某乃青州牧帐下,东来太史慈!」 孙策大笑一声,攥紧手中长枪,「孙策尚未死,且战!」 太史慈虽与此人惺惺相惜,可沙场相见,唯有死敌! 他再不言语,指挥手下骑军,朝着孙策围拢杀去。 此时孙策危险至极,一旦被这些骑军围住,必然是个有死无生的结局。 只是遇此困境,孙策不惧反怒,挥枪拼杀, 更是远胜往日。 唯有困境之中,方见霸王本色! 只是战阵之上的厮杀,到底不是市井乡间的孤身生死对决。 一人之勇,有用,却难有大用。 不然当年乌江之畔,何以霸王身死? 孙策身边骑军越战越少,他虽然依旧挥枪不停,可其身上也是已经多处受伤,身上血流如注,让身后本就猩红的披风更加鲜艳了几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