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给金科长看过,润色一番,再由广播站播出。 而后,她同样给报社投了稿,这回竟然拿了二十块钱的稿费。 姜榆这几天心心念念都是电视机,还真把这事儿给忘了。 “好像是吧,我没注意。” 贺飞燕跑去买了一份报纸回来,“以后只要刊登嫂子作品的报纸,咱家都买一份吧,回头我还能去学校炫耀一番。” 姜榆笑着应下,还把报纸的钱贴回给她。 “多看报是好事,学无止境嘛,还能了解时事新闻。” 姜榆以前是没条件,现在条件好了,觉得家里多买些报纸,自己能看,孩子们也可以看。 贺飞燕翻了两下报纸,原本是想看看有没有姜榆的文章。 结果无意间扫到“地震”二字,她动作顿住,一目十行看了下去。 “地震预警?” 这四个字,让其他几人纷纷驻足,看向贺飞燕。 主要是前几年,滇省发生过大地震,伤亡极为惨烈。 那时候,不止报纸上,大家都在讨论,死亡人数过万,姜榆那会儿还捐过两块钱。 除了默哀,她无能为力。 贺庭岳从贺飞燕手中接过报纸,地震预警篇幅不长,主要讲述科学家通过监测,提前预知辽省某地将发生地震,已由官方组织群众撤离。 贺飞燕吃惊道:“现在地震已经可以预知了吗?要是前几年能提前得知,滇省就不会伤亡这么严重了。” 贺庭岳道:“科学家夜以继日做研究,他们的成果推进社会进步,能提前预知并不奇怪。” 旁边传来嗤的一声。 “地震要是能预知,那就不叫自然灾害了!现在的报纸也真是的,什么都瞎报道。” 姜榆冷眼看了过去,“这是我国科学家通过监测得出的结论,你可以质疑,但不能否定他们的付出。” 她想到的是另一重。 提前预报能降低损失,但却不可能做到零损失。 一旦真的发生地震,援救、医疗必不可少。 但现在是冬天,辽省那边可比北城还冷啊! 除了医疗物资,棉衣肯定会是最紧缺的。 “飞燕,你先把电视机拿回去,我得去找金科长!” 贺飞燕不解,“今天是单休日,找金科长做什么?” “有事,很重要的事!” 贺庭岳把电视机绑到另一架自行车上,让贺飞燕骑回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