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姜榆明白他是什么意思,思忖片刻。 她问道:“你想拉我入伙?你自己做得好好的,干嘛拉我进来。” 赖六子道:“不瞒嫂子,我和铁牛和孤家寡人无异,这些年都是小打小闹,吃光用光,没攒下什么钱。那云角村的棉花,还是这些年我们做过最大的一单。” 去平谷县收棉花挣了一些,但一路过来得打点关系,这样一分,一个人撑死挣了百来块钱。 这些钱加起来,收鸭子还不太够。 姜榆问道:“你收这些鸭子,多少钱一斤?” 赖六子道:“四毛钱一斤。” 他卖出去是一块,有些熟人是九毛。 看起来赚了五六毛钱的差价,但中间还有好多隐形的成本,像租拖拉机,打点关系,都是成本。 姜榆很快想明白他的意思:“你想干票大的?” 都找她入伙了,想来他想收的可不是简单几百只鸭子。 赖六子道:“是,起码一千只起步。” 姜榆摇摇头,“六子,赚钱动人心,我承认我很想赚这笔钱。” 一千只鸭子,算四千斤,除去其他成本,一斤抽四毛钱,那都能挣一千多。 她和赖六子平分,最少有七八百。 七八百块钱,都顶上贺庭岳半年的工资了! 可生意大,意味着风险也大。 “但是六子,上千只的鸭子,你想好怎么运输了吗?还用拖拉机的话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干什么。平谷县那边这么多人,你挨家挨户收鸭子,师出无名,你不怕被人举报吗?” 姜榆说的这些,赖六子也想过。 可一想到能挣这么多钱,他脑袋就发热。 姜榆眸色微闪,点出:“这次二十只鸭子,你弄回来就不容易吧?更何况是上千只。” 赖六子目露纠结,“可是嫂子,那我就这样放弃,太难了。” 这么多钱,想想就觉得在割肉。 姜榆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办法,但这样冒险的生意,她是万万不敢参与的。 她不是一个人,她身后还有贺庭岳。 贺庭岳也是个有能耐的人,这么多年依旧求稳,不曾越过雷池一步,为的也是肩膀上背负的责任。 他不是一个人,还有家人。 “再说吧,先吃饭。” 她起身走进厨房,香味扑鼻而来。 “好香呀!” 贺庭岳还放了几根干辣椒进去一起炖,闻着就香辣可口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