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汉代的时候,几乎都是这样的配置: 以一条河划分内城外城,内城是达官贵人的生活区,外城是平民的生活区,同时也是贸易区。 一般这个时候的等级观念很弱,主要还存在于礼法上—— 没有人会认为谁谁谁住在内城便是高人一等,谁住外城便是下人; 有些有钱的商人会选择主动住在外城,是为了做生意的;也有些在内城中得了赏赐,同样住在内城的平民,这也是奔着方便去的。 秦时候,倒是有明确的登记造册,规定什么户籍只能居住在内城,什么户籍只能居住在外城。 但汉不管这个。 “当今陛下与我们休息,不收赋税,倒是能吃上饭了,可是……” 可是,这些个官绅,陛下到底是没法管的事无巨细的。 她眺望着内城。 内城里面,有两匹快马,吃力地拖着一车的东西,看上去是财物。 “哎,内城外城,虽属一城,境遇悬殊啊……” 她深深感慨。 她们这些命苦人,就像是那拖动财物的马一样—— 拼命一辈子,说到底讨好的还只不过是人上人的狗。 旁边有桥,那马拖着黄金,便是过了桥。 “想必是不知道哪家人,得了内城人垂青,有了机会?” 可就在这时,那两匹快马拖着的马车,停在了他身后。 她愣住了。 马车上下来一个人,是原本的马夫,他摊开一份竹简,声音洪亮: “楚王宣:” “漂母,淮阴张氏,为报一饭之恩,赐黄金百两,绫罗百匹。” “后世子孙,封柳河伯!” “此。” 漂母脑子里面一下子好像被雷劈到了,“封柳河伯?” 柳河伯,那就是伯爵! 公侯伯子男,伯爵已经是一个很高很高的爵位了。 整个淮阴,都没有一个伯爵爵位! 包括那个要收她儿子做书童的人,那个人也不过才是个子爵。 可她什么都没干啊? 她站起身来,声音有些颤抖,问马夫道: “还想请问官爷,我这是做了什么事情,得了这份赏赐?” 第(1/3)页